江苏省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宁召开

11月22日,江苏省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南京召开,大会回顾过去五年工作,部署未来四年发展。大会审议通过了第二届理事会、监事会工作报告,财务报告及新修订的章程等文件,选举产生协会第三届理事会及领导机构。中国工程院院士、江苏大学教授陈学庚,中国科协农技中心副主任、中国农技协秘书长王诚,江苏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冯少东,江苏省农技协理事长常有宏,江苏省农技协原理事长严少华,安徽省农技协联合会理事长龚传胜等出席大会,300余位省农技协代表共同参会。


图片说明:大会现场


江苏省农技协第二届理事会工作报告》中指出,过去的五年,协会紧紧围绕服务乡村振兴与农业现代化,坚持通过党建引领、组织体系建设、科技小院建设、科技服务与产业赋能、政府服务与平台建设,创新“党建+科技服务”模式,科学布局、新建整合建设15家以上科技小院,成功承办参赛超113万人次的全国农民科学素质网络竞赛等大型活动,连续主办四届中国(南京)数字乡村博览会,品牌影响力日益扩大,为江苏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了扎实贡献。

王诚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江苏省农技协将各项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持“点线面”结合的工作思路,不断创新工作机制、拓展服务职能,尤其在组织体系建设,专委会开展科技服务、科技成果评价,以及科技小院高质量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提升农民科学素质、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谋划未来发展,建议重点做好四个方面工作:进一步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强化思想政治引领;进一步推动农技协组织振兴,拓展农技协组织和工作的有效覆盖;进一步大力推广中国农技协科技小院模式,服务乡村全面振兴,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作出农技协的新的更大贡献。


图片说明:王诚讲话


冯少东在讲话中充分肯定省农技协过去五年工作时指出,省农技协锚定服务乡村振兴和农业科技现代化的目标,通过夯实织密组织体系、打造“科技小院”品牌、增强服务效能、繁荣学术交流、精准专业服务等举措,显著提升了服务效能与影响力,为全省“三农”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他对新一届理事会提出几点希望:一要把牢正确方向,在强化政治引领上达到新高度;二要聚焦主责主业,全面履行“四服务”职能;三要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在激发组织活力上展现新作为,继续谱写江苏省农技协事业发展的新篇章。


图片说明:冯少东讲话


龚传胜在致辞中表示,江苏省农技协第二届理事会坚持党建引领、组织建设体系完备、科技小院建设成绩突出、服务乡村振兴效能不断增强,值得安徽省农技协学习借鉴。江苏省农技协第三届理事会将围绕组织体系优化、科技服务创新、科普能力提升、标准体系建设等领域谋划推进五项重点工作,目标明确、措施有力,相信新一届领导班子将带领全体会员成为江苏省现代农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希望双方农技协加强交流合作,期待共同搭建交流平台、深化协作。


片说明:龚传胜致辞


会上,盖钧镒、陈学庚、张洪程、张佳宝、张5位院士受聘为江苏省农技协科学顾问。陈学庚代表各位院士顾问对江苏省农技协提出工作希望,当今科技成为驱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核心引擎,江苏省农技协正是这样一个链接前沿科技、广袤乡村的平台与桥梁,其汇聚了专家智慧,链接基层需求,是科技成果落地转化、人才培养、技术普及的关键和重要枢纽。希望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能够通过农技协联系基层需求,把成果转化落地、扩大影响,赋能广大农村、经营主体,希望广大新农人能够通过农技协平台找到生产经营所需的发展机遇、信息技术、专家等要素资源,不断提高生产水平,以科技创新驱动高端发展,努力为江苏农业农村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片说明:以陈学庚为代表的5位院士受聘为省农技协科学顾问


作为农业科技领域的重要社会力量,省农技协未来肩负着更为重要的使命任务。新当选的理事长常有宏表示,展望未来,将与全体会员一道,围绕“一个强化、三个聚力”开展工作:强化政治引领,坚持党的领导,服务基层农民;聚力组织建设,完善治理机制,集聚科技资源;聚力服务转型,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方式;聚力基层扎根,深入田间地头,助力农业现代化。协会将团结全体会员,努力把农技协建设成为有温度、有深度、有高度的农业科技服务组织,为江苏“农业现代化走在前”贡献力量。

会议期间,江苏科技小院优质产品展同期举办。从天然百合到精品茶叶,从生态鸽蛋到醇香蜂蜜……11家科技小院的20余种产品现场展示,呈现了一场江苏科技小院的健康盛宴。目前,这些优质产品已入驻“交汇点”电商平台,该平台是由省科协农村技术服务中心、省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联合“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交汇点新闻客户端共同打造的优质农产品电商展示展销平台。


图片说明:冯少东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