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果品和高效栽培技术

   一、 新品种   

 

葡萄品种:紫金早生(省农科院果树所)

        欧美杂交种,7月中旬成熟。穗重400克左右。果皮易着色,紫黑色,果粉厚,有光泽,平均果粒重5克左右,软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7%左右,果肉多汁,有玫瑰香味,酸甜适中。适合省工型短梢修剪,较丰产。对霜霉病、灰霉病、白粉病、炭疽病、白腐病抗性均较强。可露地栽培、避雨栽培和促成栽培。

 

葡萄品种:紫金红霞(省农科院果树所)

        欧亚种,7月中下旬成熟。平均穗重600克左右。果皮易着色,红紫色至紫色,果粉较厚,有光泽,平均果粒重8克以上,有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7—20%,果肉多汁,有淡玫瑰香味。适合省工型短梢修剪,坐果率高,丰产性好,易产生二次果。对炭疽病、白腐病抗性较强。果实较耐贮运。多雨地区需避雨栽培,可促成栽培。

 

葡萄品种:紫金秋浓(省农科院果树所)

        欧亚种,8月中下旬成熟。平均穗重600克左右,果皮易着色,紫红色至紫黑色,果粉较厚,有光泽,平均果粒重8克以上,有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8—20%左右,果肉多汁,酸甜适中,风味浓。适合省工型短梢修剪,坐果率高,丰产性好,易产生二次果。果实较耐贮运。多雨地区需避雨栽培。

 

薄壳山核桃品种:莫愁(省农科院果树所)

        雌花先熟型(雌先型)品种,南京地区雌花花期为5月中上旬,雄花花期为5月中下旬,雌雄花期部分相遇;坚果长椭圆形,平均单果重7.6 g,出仁率53%,仁出油率68.4%;壳薄,易取半仁,肉质致密,味甘美,有香气;南京地区果实成熟期10月中下旬,为晚熟品种。


    二、新技术   

葡萄延后采收生产技术(省农科院果树所)

        选择晚熟优良的葡萄品种,通过推迟主梢果成熟期的修剪技术和避光果袋的合理使用,延迟果实成熟。在果实初熟后,通过喷施保鲜营养液,使葡萄果实留树保鲜,可使葡萄延迟采收至12月份,延长了葡萄观光采摘期,实现葡萄果品的错峰上市,达到高产高效。

 

“水培二茬葡萄”新技术(省农科院连云港所)

        水培二茬葡萄可以一年产两次果,夏季自然采收一次,春节水培二茬;春节摆在家中可作为绿植,起装饰作用;水培葡萄放在家中随时可采摘;吃完剩下的是种苗,春天气温回暖后,栽到院落。

 

阳光玫瑰葡萄无核化栽培技术(省农科院镇江所)

        阳光玫瑰葡萄,采用稀植大冠、整花整穗、控制产量、无核化处理、省力化整形修剪、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生产精品无核葡萄,实现高效栽培。

 

葡萄绿色生产减药增效关键技术(省农科院镇江所)

        采用避雨十地面覆盖(醋糟、秸杆、园艺地布),稀植与间伐,标准化整形修剪,通风透光,增施生物有机肥与生物菌肥,平衡施肥及水肥一体化管理、种植显花植物利于天敌增殖等农业生态调控技术;筛选应用生物免疫诱抗产品和低毒生物药剂等,以及与低残留风险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生物与化学协同增效防治技术;采用诱虫灯、昆虫性信息素、色板等理化诱杀防治技术,有效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提高葡萄安全品质,实现葡萄绿色高效发展。

 

猕猴桃高效生产技术(省农科院果树所)

        重点包括树体棚架“T”字整形、疏花疏果、微喷灌使用、园艺地布覆盖4项技术。棚架“T”字整形可以充分利用架面空间,合理分布结果枝;合理进行疏花疏果可以在不降低有效商品果产量的前提下,适度增加果实单果重,提升果实品质;微喷灌科学使用可以避免由于水分管理不当而导致根系发育不良引起的植株死亡;留空式”的园艺地布覆盖方式既可以充分利用降水,又起到一定的生草保墒作用。

 

猕猴桃双层棚架栽培(省农科院果树所)

        充分利用猕猴桃生产立架建立2层架面空间,猕猴桃雄株枝条摆布在上层棚架,雌株枝条摆布在下层棚架,一方面满足雌株授粉受精的需要,提高授粉受精效率,另一方面发挥猕猴桃雄株抗逆性好、生长势较强的特点,实现遮阴降温、抗风和减轻霜冻的危害(该技术获发明专利授权ZL 201410086684.1)。

 

猕猴桃优质生态栽培技术(省农科院镇江所)

        主要技术包括:以宽行种植,一干两蔓羽毛形树形培养,平棚栽培技术为核心,配套设施遮阴避雨,果园生草,地膜覆盖,高效授粉,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达到优质,生态,高效目的。该技术可以实现猕猴桃栽培省力省工,产品安全优质的目标,在猕猴桃生产上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和应用价值。

 

果用薄壳山核桃早期丰产关键技术(省农科院果树所)

        针对薄壳山核桃营养生长旺盛、结实晚的特点,以果用生产为目标、园艺化栽培为手段,集成早实良种、适度密植、高光效树形、树势调控、肥水精准管理以及主要病虫生态防控等关键技术,实现薄壳山核桃早期丰产稳产。

 

苏南地区欧洲大樱桃丰产栽培技术(省农科院镇江所)

        通过品种搭配、光温调控、花果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综合防控等技术措施,实现欧洲大樱桃在苏南地区的栽培,达到丰产、省力化栽培的目的。

 

    二、专家团队   


 

省农科院果树所特色果树研究室团队

        团队负责人为吴伟民研究员,副主任王壮伟研究员;在编科技人员8人,其中研究员3人,博士5人;研究方向:主要从事葡萄、猕猴桃、薄壳山核桃资源收集、新品种选育、优质安全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十二五以来,承担国家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省基金、省农业重大品种创制、省自主创新、省林业工程等省级以上研究项目10余项,育成紫金系列葡萄新品种3个,获品种权1项;授权专利7件;发布地方标准5项;获省级以上科技奖励4项。

 

省农科院镇江所葡萄团队

        团队负责人为芮东明研究员;现有团队成员11人,其中副研究员4人;研究方向为葡萄高效栽培技术等。

        团队获江苏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二等奖1项,江苏省农业科学院院级科技开发三等奖1项,镇江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镇江市农业技术推广一等奖1项;制定江苏省地方标准4项,镇江市地方标准4项,获发明专利授权6件。团队负责人芮东明研究员,获江苏省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培养对象,镇江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镇江市学术技术带头人,镇江市第四期农业综合开发先进个人,“绵竹市灾后恢复重建”先进个人,句容市“五一劳动奖章”称号。

 

省农科院镇江所大樱桃团队

        团队负责人为万春雁副研究员;现有团队成员11人,其中研究员1人,副研究员4人;研究方向:苏南地区欧洲大樱桃品种引选及配套栽培技术。

        团队从2009年开始从事大樱桃新品种引种及研究工作,收集和保存了大樱桃品种15个,并对大樱桃开展了生物学特性观察、果实品质评价、栽培技术研究等工作,自主创新了大樱桃树促花稳产栽培技术、大樱桃树篱壁式树形的整形修剪技术、大樱桃树倒伞形树形的整形修剪技术、密植大樱桃树高光效树形的整形修剪等技术,大樱桃树实现了大量挂果,为大樱桃在苏南地区的栽培成功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同时丰富了苏南地区应时鲜果的栽培种类。截止目前,研究团队已获得省、市级项目资助22项,获省、市级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推广奖5项;入选省主推技术1项,院主推技术2项;通过省级品种审定3个,获得植物新品种权保护2个;申请专利63件,其中授权32件;在核心期刊发表文章45篇,其中学报23篇,SCI收录1篇;制定省、市级标准16项。承担了大樱桃方面研究课题1项,授权专利2项,制定镇江市地方标准1项。

 

省农科院连云港所林果团队

        团队负责人为刘兴满副研究员:现有团队成员4人;研究方向为大樱桃、梨和葡萄等应时鲜果新品种选育及优质高效栽培技术以及耐盐观赏树木(乌桕、海滨木槿)新品种选育工作。

        团队先后发表果树栽培相关论文10余篇,其中学报级论文5篇,授权专利6项,地方标准3项,先后承担省、市级相关科研项目9项,获得梁希林业科学技术二等奖、连云港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各一项。

 

省农科院镇江所猕猴桃团队

        团队负责人阎永齐副研究员;团队成员:11人;研究方向:1、优质猕猴桃品种的引选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2、优质猕猴桃新品种及即食型软枣猕猴桃的选育工作;3、猕猴桃果实糖分转运及糖代谢研究等。

        团队从2011年开始从事猕猴桃研究,目前已建立猕猴桃种植园20亩,猕猴桃育种园50亩。从起初的优质猕猴桃品种引选到后来开始研究配套猕猴桃栽培技术,先后引进猕猴桃品种及品系约40个,进行风土适应性研究,针对当地有客观葡萄产业面积,建立了葡萄与猕猴桃立体栽培模式,既解决了猕猴桃夏季怕高温的缺点,也增加了单面面积产值。再到现今开始与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所合作开展猕猴桃优质新品种选育及配套砧木的筛选工作,目前已获得中华猕猴桃优系5个,软枣猕猴桃优系6个。集成了猕猴桃优质生态栽培技术:主要包括疏花疏果及授粉技术;小环境改良技术;果实品质管理技术;土壤改良技术;整形修剪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等。发表相关文章6篇;申请发明专利8件,获发明专利授权5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件。承担完成省级课题2项,市级课题2项。在全市及全省推广猕猴桃相关种植技术1万多亩。

 

     技术咨询    

江苏省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秘书处、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成果转化处

联系电话:025-8439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