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之家> |
一、新品种
苏科糯9号(省农科院粮作所)
苏科糯9号,两年区试平均亩产鲜穗823.0公斤,平均比对照苏玉糯5号增产15.6%;生产试验平均亩产鲜穗768.4公斤,比对照增产5.2% 。品质优、抗逆性好,适宜江苏省种植。
苏科糯11(省农科院粮作所)
苏科糯11为白色糯玉米品种,熟期早,一般亩产鲜穗800公斤;穗长18厘米,穗粗4.5厘米;品质好,籽粒白色,糯性好、香味浓,适合鲜穗上市和加工;适应性广,适宜江苏南部、安徽南部、上海、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等地种植。
苏科糯12(省农科院粮作所)
苏科糯12该品种为彩色糯玉米品种。早熟,春播出苗到采收约83天;果穗中等,穗长17厘米,穗粗4.0厘米,亩产鲜穗600公斤;食味品质优,糯性好;籽粒红白相间,色泽好,适合鲜穗上市和加工;抗病性好,适应性广,适宜江苏及周边地区种植。
苏科糯1501(省农科院粮作所)
苏科糯1501为彩色糯玉米品种,熟期早,一般亩产鲜穗800-1000公斤;穗长20厘米,穗粗4.5厘米左右;品质好,籽粒红白相间,色泽好、糯性好、香味浓,适合鲜穗上市和加工;适应性广,适宜江苏南部、安徽南部、上海、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和重庆、四川、云南、贵州、广西、湖北的平坝或浅丘地区等地种植。
苏科糯1505(省农科院粮作所)
苏科糯1505,该品种为甜糯型玉米品种。同一果穗上同时出现糯粒和甜粒(糯:甜=3:1),蒸煮后糯、甜、香、软一体,食味品质极佳。籽粒黑色,富含花青素;果穗长20厘米左右,穗粗5.0厘米,一般亩产鲜穗900公斤,适宜江苏、浙江、上海及周边地区种植。
苏科甜1506(省农科院粮作所)
苏科甜1506为甜玉米品种,熟期早,产量高,品质好,籽粒黄色,色泽好、翠甜无渣,适合鲜穗上市和加工;适应性广,适宜江苏南部、安徽南部、上海、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和重庆、四川、云南、贵州、广西、湖北的平坝或浅丘地区等地种植。(单穗0.6斤),全生育期90天。
苏科玉1417(省农科院粮作所)
苏科玉1417为普通玉米品种,2019年通过江苏省审定。该品种平均亩产569.8公斤,株高287厘米,穗位高111厘米,株型紧凑,穗长17.5厘米,穗粗4.9厘米,秃尖长0.8厘米,平均每穗15.7行,每行30粒。千粒重358克,果穗筒形,半硬粒型。产量高、熟期早、适应性广、综合抗性好、品质较好,适宜在江苏淮北夏播地区种植。
苏科玉1409(省农科院粮作所)
苏科玉1409为普通玉米品种,2019年通过江苏省审定。该品种平均亩产561.0公斤,株高260厘米,穗位高103厘米,株型半紧凑,穗长16.9厘米,穗粗5.0厘米,秃尖长0.4厘米,平均每穗15.7行,每行32粒。千粒重342克,果穗筒形,籽粒黄色,半硬粒型。产量高、适应性广、综合抗性好,适宜在江苏淮北夏播地区种植。
苏玉29(省农科院粮作所)
苏玉29于2010年国家东南区审定(国审玉2010016),2012年安徽省认定,2013年江苏省审定(苏审玉201304),2018年山东省引种登记(鲁引种2018143)。该品种为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既有较高的籽粒产量,2014年在邳州创造亩产843.5公斤的积累,籽粒品质优,且后期植株保绿性好,综合抗性好,可用作青贮玉米。2014-2016年连续三年被农业部列为主导品种,并多次被列为江苏省主推品种,年推广面积近100万亩。适宜山东省夏播区,江苏省、安徽省春夏播地区和江西、福建等东南春播区种植。
连玉糯1号(省农科院连云港所)
连玉糯1号为鲜食白糯玉米品种,2015年通过上海市审定,2019年在江苏省引种备案。该品种株型紧凑,果穗筒型,抗病抗倒好,丰产稳产性好,商品外观性好,鲜食糯性品质好,鲜穗亩产900公斤-1000公斤,适宜在上海市、江苏省及周边相同生态区种植。
连花糯2号(省农科院连云港所)
连花糯2号为鲜食花糯玉米品种,2017年通过江苏省审定。该品种矮杆株型紧凑,后期保绿性强,抗倒抗病性强,籽粒紫白相间,鲜食糯性品质好,风味佳,丰产稳产性好,适设施栽培,穗长20.6厘米,穗粗4.4厘米,亩产鲜穗850公斤,适宜江苏省及周边相同生态区种植。
苏玉45(省农科院连云港所)
苏玉45为普通玉米品种,2018年通过江苏省审定。该品种株型半紧凑,根系强抗倒伏,耐高温,抗病性强(抗锈病,青枯病,斑病等),筒型穗,丰产稳产性好,品质优;全生育期104天,株高276厘米,穗位117厘米,穗长18厘米,穗粗4.8厘米,穗行数16行,行粒数37,半硬粒型,千粒重311克,出籽率86.4%,籽粒亩产600公斤以上,适宜江苏省淮北地区夏播种植。
苏玉糯602(省农科院沿江所)
审定编号:国审玉20180159。北方(黄淮海)鲜食糯玉米组出苗至鲜穗采收77天,适宜密度3500株/亩,一般亩产鲜穗850.0 公斤。株型半紧凑,株高241.9厘米,穗位高114.9厘米,果穗长筒型,穗长20.1厘米,穗行数14.2行,穗粗4.7厘米。感小斑病,中抗瘤黑粉病,高感矮花叶病。适宜在北京、天津、河北省中南部、河南省、山东省、陕西省关中灌区、山西省南部、安徽和江苏两省淮河以北地区等玉米夏播区作鲜食糯玉米种植。
焦点糯517(省农科院沿江所)
审定编号:国审玉20180161。为江苏焦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联合培育。春播出苗至鲜穗采收88天,适宜密度3500株/亩,一般亩产鲜穗850.0 公斤。株型半紧凑,株高243.95厘米,穗位高98.05厘米。果穗长筒型,穗长19.8厘米,穗行数15.2行,穗粗4.7厘米,穗轴白色,籽粒花色、甜糯型。田间抗小斑病,抗纹枯病,高抗丝黑穗病。适宜在重庆、贵州、湖南、湖北、四川海拔800米及以下的丘陵、平坝、低山地区,云南中部的丘陵、平坝、低山地区作鲜食糯玉米种植。
二、新技术
特用(鲜食、青贮)玉米高效生产技术(省农科院粮作所)
鲜食玉米,根据市场需求选择适宜的鲜食品种,采用分期播种、间套种高效种植模式、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实现鲜食玉米的周年生产、均衡供应。青贮玉米,选择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均较高的粮饲兼用型品种,采用合理密植、机械化精量播种、机械化收获、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达到高产高效。
鲜食玉米早熟栽培技术(省农科院连云港所)
该技术包括优良鲜食玉米品种合理搭配技术、鲜食玉米育苗移栽及地膜直播技术、高效施肥合理灌溉技术、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适时采摘、运输、保鲜等技术。春播通过选用矮杆、早熟鲜食玉米品种,结合小拱棚、地膜直播或者地膜育苗移栽两种早熟栽培方式,根据当地鲜食糯玉米市场情况选择不同的搭配模式,做到提早分批上市,增加经济效益。
三、专家团队
省农科院粮作所玉米研究室团队
团队主要从事玉米种质创新、玉米新品种选育和育种技术研究、以及新品种推广配套服务。
先后育成了苏玉20、苏玉29等11个普通玉米品种和苏科花糯2008、苏科糯3号、苏科糯1505等20个鲜食玉米品种,其中国审品种13个。苏玉20、苏玉29、苏科花糯2008先后被农业部列为主导品种,多个品种被江苏省农委列为主推品种,育成品种在省内外推广应用面积达2000多万亩,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获植物新品种权26项,制定地方标准8项,集成江苏省主推技术1项,获得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华农业科技二等奖、农业部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南通市农业科学技术推广二等奖、中华农业科技三等奖、南通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等6项。
省农科院沿江所鲜食糯玉米研究团队
团队负责人为郝德荣研究员,现有在编职工12人,其中研究员6人,副研究员2人,助理研究员2人,研究实习员2人,博士2人,硕士5人。建有“江苏省玉米种质资源基因库”、“江苏省优质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南通市鲜食玉米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重大科技创新与服务平台。主要研究方向为:鲜食糯玉米种质资源创新、新品种选育与产业化技术研究。
近年来,共承担省级及以上项目30余项;育成糯玉米新品种7个、甜玉米新品种2个,获品种权2项;获授权专利3项;制定江苏省地方标准12项;发表论文47篇,其中SCI论文9篇。获中华农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1项、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二等奖2项。
省农科院连云港所玉米研究团队
团队负责人为王军副研究员,现有在编职工5人,其中高级技术职称人员2人,具有硕士学位5人。主要研究方向为:玉米(普通玉米、鲜食玉米及青贮玉米)和大麦(啤用、饲用)新品种选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及附属产品开发研究。
近年来,团队承担各类科研项目(课题)20余项,其中省部级以上项目(课题)6项;选育玉米品种3个均已经成功成果转化并大面积推广,进入报审程序2个,进入生产试验3个,选育大麦品种8个;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获得国家授权专利6项;制定各类技术标准6项。
技术咨询
江苏省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秘书处、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成果转化处
联系电话:025-84390222